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永熙简介
李永熙(Young Hee Lee),男,韩国国籍,低维材料物理学家,1955年7月出生于韩国。先后担任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集成纳米结构物理中心主任、韩国成均馆大学能源科学系和物理系教授,担任欧洲物理期刊《Appl.Phys.》副主编。
李永熙于1982年在韩国全北国立大学获学士学位,1982 年和1986年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。2006年被授予韩国国家学者称号,2007年当选为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院士,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,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李永熙院士长期从事二维材料理论和应用研究,在该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:
1.二维材料生长的开创性工作:率先制备出晶圆级单晶单层/多层石墨烯,在单层二维材料及异质结的生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引领性工作,为二维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2.二维材料相变的新发现:首次在MoTe2中实现了从2H半导体到1T或1T'金属相的转变,提出了控制二维材料相变的新思路,为调控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提供了新途径。
3.二维铁磁半导体技术突破:发明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生长技术,在V-WSe2中实现了室温铁磁特性,对于开发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。
4.高效能量转换的成果:利用二维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倍增效应,在二维MoTe2和WSe2中获得了接近99%的能量转换效率,为提高能量转换器件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5.碳纳米管应用的重要贡献:首次实现了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,可有效应用于触摸屏等领域,推动了碳纳米材料在电子与能源领域的产业化(与韩国三星公司合作开发了32英寸FED平板显示器)。
李永熙教授迄今发表了约660余篇SCI国际期刊论文,其中包括《Nature》2篇、《Science》7篇、《Nature Materials》2篇、《Nature Nanotechnology》4篇、《Nature Electronics》1篇、 《Nature Physics》2篇、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22篇;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83,000余次,H指数为148;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“高被引科学家”;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。